若你一早起床總是因關注俄烏戰爭相關新聞而感到憂心忡忡、情緒低落,懷疑自己是不是心理生病了,英國專家表示,「先別太擔心」。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後,生活中長期以來累積的不便,本就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,感到無助是相當正常的現象。然而,如因戰爭資訊持續在各大報章雜誌、新聞廣播中更新,而讓你彷彿被壟罩在擔心、沮喪、憤怒或焦慮等負面情緒之中,甚至已影響到生活,學著「將重心轉移」仍相當關鍵。
你可以做什麼幫助「自己」?
英國心靈(Mind)心理健康慈善機構工作者艾力克斯‧布希爾(Alex Bushill)指出,人的憂心並不一定會發展成焦慮。如自覺負面情緒高漲,一般可藉由規律飲食、進行戶外活動、放下手機、與他人面對面互動、休息等行為來改善。然而,當自己已處在壓力高張的情形下,要持續做到上述行為並不是那麼容易。
此時可分成兩階段來進行,第一,將自己拉離會觸發負面情緒的環境,並進行需專注於當下的活動,如運動、遛狗等;第二步,訂定規律的活動且確實進行,例如每週一固定和朋友打球、每週二欣賞一部電影,可依個人習慣與喜好而定。除此之外,艾力克斯‧布希爾補充,限定自己一天內看新聞或瀏覽社群媒體的次數、時間,並確保資訊是由可信度高的平台獲取,避免道聽塗說、自己嚇自己,都可以有所幫助。
臨床心理學家艾瑪‧赫本(Emma Hepburn)博士說:「當人們想弄清楚一件事情,常常是尋找更多關於它的資訊,然而要注意地是,一再吸取過多無用或類似的資訊反而會更摸不著頭緒,而且這種思緒混亂常是不可逆的。」
你可以做什麼幫助「兒童、青少年」?
英國精神健康線上服務單位Shout,提供24小時免費的文字訊息諮商服務。臨床主任莎拉‧坎卓克(Sarah Kendrick)分享,近來許多青少年傳訊說,自己非常擔心戰爭,有些人甚至為此而失眠,徹夜關注戰爭新聞,即便諮商師請青少年們停止關注並且關上手機,效果仍有限。莎拉‧坎卓克說:「戰爭是一般民眾無法控制的狀況,而民眾必須更加注重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,如瀏覽的媒體、睡眠時間等。」
對於時時刻刻在電視上放送的戰爭新聞,要如何跟小朋友解釋?英國心理學會薇薇安,希爾(Vivian Hill)教授提醒,對於孩童來說,大人避而不談的話題反而會令其感到恐懼。如要確實降低戰爭帶來的恐懼,就要減少「未知」的事物,年齡較小的孩子,可透過告訴他們烏克蘭的地理位置,讓其得以認知到「距離遙遠」這件事而感到安心;年齡稍長的則能再提供多些脈絡讓其了解,但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孩子,最關鍵的都是要讓他們「放心」而不是閃避問題。
假設孩子們擔心烏克蘭人民的安全,薇薇安‧希爾說,可以讓孩子了解烏克蘭人民藉由那些方式保護他們自己,例如:藏身於防空洞、遠離炸彈或是暫時到其他國家躲避。薇薇安,希爾強調,假設父母自身都感到焦慮,孩子們情緒必然也會受影響,因此,父母也應盡力挑整好自身情緒。
你可以做什麼幫助「其他人」?
有許多的研究數據顯示,「幫助他人」能協助緩解心理壓力。艾瑪‧赫本(Emma Hepburn)博士說,能幫助人的管道非常多,也不僅限於幫助戰爭當地的人民,因此,讓當地民眾感受到別人的支持,無論是各慈善機構發起的募捐活動,金援、物援,或甚至點燈祈福燈行為,幫助其他焦慮者找回日常生活也都是眾多助人方式中的一種。
(常春月刊/編輯部整理、文章授權提供/健康醫療網)
延伸閱讀:
·身體不適就醫檢查沒病?自測「廣泛性焦慮症機率」 中3項就要小心了
·太過焦慮、憂鬱恐致心碎! 專家曝「5大症狀」:易與心臟病混淆
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
留言列表